top of page

Siu Wang-Ngai, Simon
各類文章
音樂


細說真正的黑膠天碟(八)DECCA(上)
DECCA 是眾所周知的英國著名唱片品牌,傲然與當年英國同行 HMV 及 COLUMBIA(此二廠後合併為 EMI)鼎足而三。它在流行音樂、鄉村音樂(country music)與古典音樂方面有不同的發展歷程。前二者非本欄主題;古典音樂方面,在談 DGG...
7月13日讀畢需時 12 分鐘


名曲與名盤系列(九)幾首動人心弦的慢版
首先要指出,本篇所介紹的慢版樂曲,是廣義上的「慢」,不是音樂上狹義的「慢版」。簡而言之,是廣義上速度慢的樂曲。 1. 巴柏爾 (Samuel Barber):弦樂慢版 Adagio for Strings ...
6月29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

大指揮家系列(四)Otto Klemperer
Otto Klemperer (1885-1973) Otto Klemperer 毫無疑問是二十世紀偉大指揮家之一。 Otto Klemperer 於 1885 年在德國 Breslau 出生。這地方所屬的省份現已劃歸波蘭。...
6月12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

名曲與名盤系列(八)大協奏曲
眾所週知,協奏曲是以獨奏樂器主奏、由樂隊伴奏的樂曲,如小提琴協奏曲、鋼琴協奏曲、大提琴協奏曲等;有時任獨奏也會多於一種樂器,如莫扎特的長笛與豎琴協奏曲,布拉姆斯的小提琴與大提琴協奏曲,及貝多芬的小提琴、鋼琴及大提琴協奏曲等。那麽大協奏曲又是什麽曲式來的? ...
6月5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

細說真正的黑膠天碟(七) )RCA
RCA 的全名是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,中文譯作美國廣播公司,是美國第二老牌唱片製作公司。它在 1929年收購了 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 後,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。後來又在 RCA 字後加上...
6月2日讀畢需時 10 分鐘


名曲與名盤系列(七): 齊格菲牧歌 Siegfried Idyll
1869 年李察‧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的三十三歲妻子 Cosima(鋼琴家及作曲家李斯特 Franz Liszt 的女兒)給華格納誕下麟兒。對五十六歲當時已算是老人的華格納來說,真是喜不自勝。“我的兒子要叫齊格菲 Siegfried”,因他當時正譜寫他的歌...
5月25日讀畢需時 4 分鐘


大指揮家系列(三)Karl Böhm
Karl Bohm最後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樂 Karl Bohm(有時被稱作 Boehm),奧地利藉指揮家,1894 在奧地利城市 Graz 出生,是廣泛地被公認是二十世紀偉大指揮家之一。 Karl Bohm(o 應為 ö,但為方便計,用 o...
5月20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

細說真正的黑膠天碟(五)(下)COLUMBIA‧ELECTROLA‧ANGEL
英國 Columbia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已是一個蜚聲國際的唱片名牌。 它在 1922 本屬 Columbia Phonograph 名下。幾間唱片公司,包括 Odeon Records 及 Parlophone Records...
5月16日讀畢需時 13 分鐘


名曲名與盤系列 (六)畫展
大抵在 1870 年,顯然是在當時甚具影響力的藝評家史塔索夫 Vladimir Stasov 的安排下,莫索斯基 Mussorgsky 和年青俄羅斯畫家兼建築師赫德曼 Viktor Hartmann 會面。兩人都致力推廣俄羅斯藝術,所謂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,竟一見如故,惺惺相...
4月26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

名曲與名盤系列(五)我的祖國 Ma Vlast
《我的祖國》是捷克「音樂之父」史密塔納 Bedrich Smetana 的力作。由於另一位捷克作曲家德伏扎克 Antonin Dvorak 名聲太「勁」,再加以史密塔納的作品不算太多,故他的聲名被德伏扎克所掩蓋。但無論如何,談捷克音樂,不能不談史密塔納;談史密塔納,首先想起...
4月13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

大指揮家系列(二):華爾達 Bruno Walter
Bruno Walter (1876-1962) 相信無人懐疑 Bruno Walter(1876-1962)是二十世紀偉大指揮家之一。Bruno Walter,港台人都簡譯做華爾達。他出生於德國柏林一個猶太中產階級的家庭,父親是一個簿記員。他八歲學習鋼琴,九歲就作公開演出...
4月4日讀畢需時 11 分鐘


名曲與名盤系列(四) 水上音樂 ‧ 皇家煙花音樂
水上音樂(The Water Music)和皇家煙花音樂(The Royal Fireworks Music)是十八世紀原德國籍(後入英籍)作曲家韓德爾(1685-1759)兩首最為人所熟知的管弦樂曲,而韓德爾是巴羅克時期最具影響力作曲家之一。 《 水上音樂 》 ...
3月28日讀畢需時 6 分鐘


細說真正的黑膠天碟(五)(上) EMI ‧ HMV ‧ CAPITOL
雙劍合璧 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 Ltd(於 1972 年後改稱 EMI)在上世紀是英國一間最龐大出產唱片、錄音及重播器材的企業。它在 1931 年合併了兩間早年已闖出名堂、也在英國成立的唱片公司:其一是以一隻狗對着一個喇叭形舊式留聲...
3月21日讀畢需時 11 分鐘


細說真正的黑膠天碟 (四) DGG ‧ Heliodor ‧ Archiv
簡史 Deutche Grammophon Gesellschaft,簡稱之為 DGG, 是德國名牌唱片。一般人會有一種錯覺,以為 DGG 一定是由德國人創辨的。DGG 既是德國最大的唱片公司,這種推想也算合理。事實上 DGG 最初是由在德國 Hanover 出生的美國人...
3月18日讀畢需時 9 分鐘


大指揮家系列(一): Istvan Kertesz
Istvan Kertesz Istvan Kertesz 是一位有猶太血統的匈牙利籍指揮家,當年紅得發紫、活躍於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的歐洲樂壇。可惜天妒英才,在四十五歲盛年在一次游泳意外中去世。 Istvan Kertesz 於 1929...
3月15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

名曲與名盤系列(三) 韋華第《四季》
《四季》,是義大利作曲家韋華第 Antonio Lucio Vivaldi 所寫的四首小提琴協奏曲。這四首協奏曲,不獨古典音樂愛好者,就算路人甲、路人乙,在不少電影、電視的配樂,商場、商鋪的背景音樂等,也常會聽到。這絕是一首雅俗共賞的音樂。 ...
3月8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

細說真正的黑膠天碟(三) 黑膠唱片的槽、標貼及封套(下)
唱片的外封套用料 由唱片外套的用料和製作也可看到唱片製作的年代。外套比內套重要,因為外套是不能掉换的,內套則可以偷龍轉鳳掉包。 一般來說,第一期外套的製作很落成本,工序也較複雜,但效果不一定比後期外套好。如 DECCA 初期所用的紙是軟軟的;由於軟,放入唱片有點不大方便。還...
3月8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

細說真正的黑膠天碟(二) 黑膠唱片的槽、標貼及封套(上)
要尋找靚聲黑膠碟,須靠若干合理的線索。為此,我認為瞭解一下黑膠碟發展歷程是有莫大幫助。我不說單聲道的唱片了,因為它無論在音場深廣和高低頻的伸延,都無法和立體聲相比。我認為大部份現今視為「天碟」(我對「天碟」一詞不如一般人那麽認真,認為是靚聲的唱片而已)的唱片都出現在立體聲面...
3月7日讀畢需時 5 分鐘


名曲與名盤系列(二) 天方夜譚 Scheherazade
尼古拉‧林姆斯基‧哥蕯可夫(Nikolai Rimsky-Korsakov)(以下簡稱「林姆斯基」算了)作品編號 35 的《天方夜譚(Scheherazade)》,相信是他最有名的大型交響組曲,而此曲的唱片亦是一眾發燒友收集的焦點。Scheherazade發燒友之所以譯作《...
3月6日讀畢需時 8 分鐘


細說真正的黑膠天碟(一) TAS 清單沒有什麽了不起
引子 現在很多黑膠碟擁躉購買黑膠碟,大都以現時最流行的所謂 TAS Super LP List 為依歸,一般叫 TAS 天碟清單。許多人花了不少金錢及時間認真地收集清單內全部唱片而喜不自勝、向人誇耀。這份清單是由前美國著名音响雜誌 The Absolute Sound 主編...
3月6日讀畢需時 7 分鐘
bottom of page